身為台灣的會計師,經常被問到:
會計師跟記帳士有何不同?分別有什麼用處?新創事業應該要找會計師或記帳士?
最近我們在著名問答網站Quora上發現這個討論串,發現美國也存在類似的生態,美國的創業家也有類似的疑惑。其中評價最高的一則解答,我們覺得相當生動,摘譯重點與各位分享:
以拍電影來比喻…
如果以拍電影來比喻,記帳士就像是攝影師,而會計師像是導演。他們都需要瞭解攝影、走位、時機、基本的規則及流程,但是導演更加關心劇情的詮釋、整體的故事架構、人物及劇情間彼此錯綜複雜的關係、成本及拍攝規劃及其他更高階的問題。
記帳士是記錄日常交易的專家。他們瞭解會計架構,也有能力編製財務報表。
會計師與記帳士的功能…
然而,雖然已經有了會計原則在那裡,仍有一堆需要解讀及判斷的工作,而這些解讀及判斷的工作將導致完全不同的結果。例如你的公司即將進行一個股份基礎給付計畫或高階管理階層的選擇權計畫,這個計畫存在許多會計上複雜的規範,顯然不是記帳士日常處理的收支交易的範圍,此時就需要會計師的協助。其他可能需要會計師協助的交易包括:資本租賃、併購、每股盈餘的計算、租稅效果的評估、稅務法規及會計原則的適用、特殊契約關係及盈餘認列、負債/權益比的揭露方式、外幣及避險交易、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這些複雜的交易需要會計師判斷如何將會計原則應用在這些商業情況下。
成為會計師的第一步通常是學習記帳,因為記帳是基礎的商業語言,但是接著要學習更多關於稅務、策略、財務表達、商業建議、預算編製及財務規劃的知識。有一些很棒的記帳士也能夠進一步學習這些知識,而這些知識為他們的服務增加了非常大的附加價值。但是以一般情況而言,當你面對嚴肅而複雜的問題時,你需要的是會計師而非記帳士。
回覆者的建議…
對一個新創事業而言,通常這個階段需要的是一個高品質的記帳士,他可以仔細的記錄日常交易,告訴公司目前到底是賺或虧多少錢。但是當公司要進行一項非日常的交易、向外提出一份正式經簽證的財務報表,此時就需要會計師的協助。或許可以考慮視需要以非經常性的方式諮詢會計師(每年一次或兩次)。記帳士可以幫公司把需要諮詢會計師的問題先記錄下來,等公司下次與會計師會面時一起提出來。再過一陣子,當公司成長到一定規模,可能會發現對這些諮詢的需求日漸頻繁,此時或許可以考慮直接聘用具有這些能力的高階人才。
延伸閱讀
- 公司設立前應該想清楚的事(一)表決權分配與股權轉讓限制
- 公司設立前應該想清楚的事(二)利潤分配
- 公司設立前應該想清楚的事(三)退場機制
- 公司設立前應該想清楚的事(四)選任監察人
- 公司設立前應該想清楚的事(五)稅務策略擬定-營業稅
- 「有限公司」跟「股份有限公司」有什麼不一樣?哪一種適合我?
- 我可以設立1元公司嗎?談最低資本額限制
- 我可以在這裡做那個嗎?談公司登記與土地使用分區
- 車庫創業之把公司登記在我家–談公司登記對自用住宅相關稅負之影響
- 萬丈高樓平地起~~談公司設立流程及注意事項
- 經營一間「沒有財務報表的公司」的風險
- 究竟是聰明帳還是糊塗帳?談兩套帳/內外帳/AB帳/真假帳
- 真假會計師?! 談如何驗證服務提供者的身份
- 老闆,公司現在才有統編,幫我補蓋店章好嗎?(錯誤示範)
~~談公司辦妥設立登記前取得之進項稅額及補救的上、中、下策 - 年輕人創業勇氣可嘉,借你的錢等賺錢再還就好了–談「視同贈與」的風險
圖片來自Alexander, 2004, Making the Movie
本文所提供之建議、評論、分析或其他工作成果係基於現行法規所提供。現行法規未來可能改變,且主管機關之個案解釋亦可能不同,甚或回溯生效。未來如有法規改變、發佈新的解釋函令、或有不同之個案解釋,作者並無義務通知上述改變,以及對本案所提之建議、評論、分析或其他工作成果之影響。
本文僅供參考。未事先經作者書面同意, 任何人不得以本文所載之建議、評論、分析或其他資訊作為商業或其他決定之依據。 任何第三人不得以曾閱覽本文為由,向作者主張任何權利(不論係以契約、損害賠償或其他法律關係為基礎)。
james, Chang
不斷思考如何在這個傳統的行業創新,也喜歡協助新創事業解決傳統問題;
深信知識是兼顧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答案;
正在尋找並肩突破台灣當前困境的夥伴!
Latest posts by james, Chang (see all)
- 如何選擇記帳方式-資源與風險的平衡 - 2017-12-09
- 跨國搶稅大作戰-租稅協定➠關於申請權利金適用上限稅率 - 2017-11-18
- 技術服務報酬扣繳20%的對策-「營業利潤免稅」v.s 「技術服務報酬扣繳3%」 - 2017-11-18